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1
2
法明传[2024]173号
3
中共中央
4
起源 解读 龚
5
写小说
6
赵紫阳
7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8
妈 分享 回
9
123456
10
南京李志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1
2
法明传[2024]173号
3
中共中央
4
起源 解读 龚
5
写小说
6
赵紫阳
7
中美友好合作故事
8
妈 分享 回
9
123456
10
南京李志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市管干部“龚书记”免职迷局
近视的孩子有救了!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,不手术,扫码进群即可了解!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法明传[2024]173号:1月1日起,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,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
2025.1.1起,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(附下载链接)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人生,要与史上的顶尖人物攀谈
Original
窦海军
先知书店店长说
2023-11-30
人生,要与史上的顶尖人物攀谈
文:
窦海军
编:
先知书店
按照柏拉图的说法,“知识”的定义有三要素——被验证过的,是对的,人们所认可的。才能、修养要比知识高端一级,但都以知识为基础。基本知识匮乏的人,很难具有较高的才能与修养,顶多是老实巴交、朴实善良的人,而面对判断难度较大的问题时,知识匮乏的人很容易显露出愚蠢,并容易被骗子、邪恶所裹挟。违背基本知识的事情及判断不可信。
“公共知识”与“专业知识”有交集,且边界非常模糊。和弦的原理是音乐专业知识,贝多芬既是专业知识,也是公共知识。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如何,首先要看他公共知识的占有量。
知识没有高低之分,但就接受概率及接受难度而论,知识又有层级之别。知道我妈生了我和知道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,不是一个层级的知识。一个人提高知识水平的过程,包含着是从公共性较大的知识向公共性较小的知识推进的过程。从只知道达•芬奇的《蒙娜丽莎》到同时还知道他的《吉内薇拉•班琪》,就是这样的推进。
人文领域各门类专业人士的重要工作之一,便是不断地将专业知识推向公共知识。这是让知识走出象牙塔的功德之事。苏格拉底说的:“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,而是城内的居民”便包含了将哲学的研究对象及传播对象,由自然向人类及民众靠拢的意思,而这一点,又是柏拉图成为伟大里程碑式哲学家的要点之一。
一个领域的顶级专业人物,常常会成为历史的公共人物——柏拉图、巴赫、莎士比亚、孔子、牛顿……人文摄影的公共性远比不上文学、绘画,
如果在短暂的摄影史上找出一个类似上面的“头面人物”,大概只能是亨利·卡蒂埃-布列松了。
1839年发明的摄影术,早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,数字技术革命又带来了摄影普及的革命。1951年贡布里希出版了他的艺术史名著《艺术的故事》,却只收录了一幅传统摄影作品。书中写到,“这位摄影家与当今的任何画家一样令人尊敬。” 呵呵,终于有一位摄影家能够与画家一样“令人尊敬”了——在艺术的大家族中,摄影艺术的地位一直不是很高。
这位摄影家便是亨利·卡蒂埃-布列松(1908——2004)。人们奉他为摄影大师中的大师,他的名字几乎就是摄影的代名词。(注:“卡蒂埃-布列松”是复姓,单称“布列松”,相当于简称欧阳修为“欧”)。
布列松1908年出生于法国的富裕家庭,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,穷小子是很难玩儿得起照相机的。布列松起初学习绘画也爱好摄影,他最终决定以摄影为一生的职业,与一张照片的关系重大。
▌摄影可以通过瞬间达到永恒
大约1931年,20岁出头的布列松在期刊上看到了一张照片(图1)。这张照片对于布列松决心以摄影为业影响巨大。
▲图1 马丁·芒卡西 摄
1977年布列松在一封信中写道,这张照片充满了“如此强烈,如此即时,如此快乐的生活,这样一位奇才,时至今日,我还是为他的作品感到陶醉。”他接着写道:“这使我突然意识到摄影可以通过瞬间达到永恒,就是这幅照片影响了我。”
“通过瞬间达到永恒”是一个很高的美学境界、艺术境界。可见,布列松那时对于艺术的理解就很在行。
照片取材于东非的坦噶尼喀湖畔,它首先给予人们的,是原始、自然、快乐、无拘无束的感觉。在这个基础上,便可以激发读者们的各种联想,诸如生命的状态、人生的意义、人与自然的关系、文明发展的利弊等等。
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、商业化发展到20世纪二三年代初,已经使西方的传统生活方式、传统情感模式,受到了很大的冲击。这与我们今天诟病高楼大厦、“朝九晚五”进而向往慢生活,向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,向往朴实和善的人际关系,本质上是一个样的。
芒卡西拍摄这张照片,布列松喜欢这张照片,都是以上述的社会思潮为背景的,而布列松所说的“通过瞬间达到永恒”,大概便是在说,“通过黑孩子奔向自然之水的瞬间,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、自由、快乐的永恒愿望,而摄影是可以抓到、呈现这一瞬间的,所以摄影是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艺术手段的,照片是可以达到绘画作品的艺术高度、精神高度的”。
你看黑孩子们的肌肉、身材是多么的原始而又健康;你看他们奔跑的身姿是多么的美丽。虽然是背影,但读者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那欢乐的情绪,想象出他们那自然质朴的笑脸。几个生活在近乎原始文明环境中的黑孩子,竟然把人们的情感与灵魂引向了天堂。
这张照片的形式几近完美。黑人是较难拍的,因为他们的黑皮肤很难还原成层次丰富细腻、反差适中的影像。
芒卡西将黑孩子处理成半剪影的效果,解决了上述的矛盾。这幅作品形式上的最大魅力,当然是三个孩子那绝美体态,但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要点——白色的浪花。
浪花的白色,将黑孩子近乎剪影的身躯映衬得清晰强烈。试想,如果背景改成灰色的湖水,这张照片的整体影调一下子就会变得很“闷”,这不但会使视觉效果差了很多,还会使自由、欢快的气氛黯然失色。照片中,孩子们的欢快与远处腾溅的浪花相得益彰,这自然之水、上帝之水仿佛在兴奋地呼唤着:“孩子们!快来吧!”。
照片左侧的一只手该不该剪裁掉呢?我们猜想,这只手的入画,很可能不是芒卡西的有意为之,因为抓拍这种高速运动的画面,摄影师很难做到这样精细的控制。当底片冲出来后,芒卡西一定为这只手而踌躇了一番——裁不裁掉它呢?芒卡西最终选择了“不裁”。这不仅是受到了当时的“现代主义艺术”潮流的影响,还应该有另一个原因——这只手“将作品的指示空间及读者的想象空间大大地扩展了”。有了这只手,奔向浪花的,就不只是这三个黑孩子了,而是无数的孩子,而是全人类。
▌“决定性瞬间”——布列松的招牌理论
“决定性瞬间”这一摄影理论概念,与布列松紧紧地捆绑在一起,但它并不贯穿于布列松摄影生涯的始终,它主要作用于布列松玛格南图片社时期的报道性拍摄。
布列松本人对于“决定性瞬间”的解释有多种版本,但意思是一样的,其中高度凝练的一句话是:
“我想要抓住一幅影像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的精髓。”以我对“决定性瞬间”的理解,可能翻译成这样更为合适:“我想用一张照片抓取到的现象表现出事物的本质。”
谈到“决定性瞬间”,人们常以这张照片(图2)为例,其实很不贴切,因为这张照片的题材简单、被摄事件缺乏社会价值,作品的内涵不够丰厚,加之拍摄年代较早(此时布列松还没有清晰地建立起“决定性瞬间”的概念)。它更侧重的是一个“趣味性瞬间”的抓取——跳跃者两只脚的位置。而“决定性瞬间”的关键,是事物“内在本质性与表象的关系”。
▲图2圣拉扎尔火车站背后,巴黎,法国,1932年
大名鼎鼎的“决定性瞬间”理论,是一个具有哲学、美学意味的说法,它凝练、深刻,具有一定的真理性。然而这一理论的具体实用性又是很有限的。拍摄时抓住“决定性瞬间”,相当于人们常说的“做事要抓住要害”。然而什么是要害,如何抓住要害,要比弄懂抽象的大道理困难很多,最终结果还是取决于当事人的修养、才能。
▌布列松的作品是社会、时代、思想的产物
许多摄影家面对布列松的作品照样一头雾水。其实,布列松的作品不怎么高深玄秘,不过是人文摄影青少年时期的东西。他的作品不好懂,主要因为他大量的作品与时代思潮有着紧密的关系,如果不了解其作品的背景情况,就很难走进他的作品。
理解布列松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同样有难度,因为他是以一个西方文明背景下的法国知识分子的视点看中国的,加之中国人通常见到的布列松拍摄中国的作品,又较少包含那类“敏感作品”——《传奇布列松》中竟然保留了这类作品。
布列松摄影史的核心价值在于,他打通了摄影与生活,与社会,与思想,与艺术的通路。
即使在他死后近20年的今天,很多摄影家的拍摄照样实现不了这种“打通”,甚至没能理解这种“打通”的深层含义。这说明了时至今日,布列松仍然具有现实价值,而堪称伟大的人,往往是不易过气的,鲁迅也是如此。
布列松的这两幅作品很著名(图3、图4),却很像“扫街”之作,似乎如今的许多摄影师都可拍得。
▲图3 欧仁之家,吉约纳维尔桥,法国,1938年
▲图4 塞纳河畔的周末,法国,1938年
这两幅作品诞生于同一个社会背景、思想背景下,并属于同一个拍摄专题。
图3中这对下层年轻人刚刚结束了教堂婚礼,回家路上,他们的幸福喜悦益于市井。他们的礼服是租来的,马上就要还回去。图4则是底层劳动者在河边休闲的场景。
当年的布列松有着明显的“左派”倾向,他很关注无产阶级底层人的生活、命运。这两幅作品的具体的社会背景是,当年法国通过了一个法案——为每一位在岗工人提供两周的带薪休假。这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变革。应画刊《观点》杂志的约稿,布列松拍摄了这个专题。荡秋千的这一张,是这批照片的点睛之作,有着“标识性”的意义及地位。
布列松摄影的启示之一是:
一名社会生活纪实摄影师,只有建立起自己深刻的社会价值观、人生观,只有敏感地关注时代的深层变革,只有不失同情与悲悯,只有感于批判现实,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摄影师,才可能拍出好的照片。
布列松的拍摄,常常有着深刻又复杂的认知及思想观念作为支撑,其快门百分之一秒的频频开合,与时代的心跳合拍,与文明进程不息的脉动同步。
▌布列松的作品“能与更为精心设计的绘画比美”
布列松有着很好的造型修养,他作品的形式看似平淡无奇,实则精致、隽永,有着“绚烂之极归于平淡”的气质。
▲图5 《阿布鲁齐亚的阿奎拉即景》,斯坎诺,意大利,1951年
图5便是被《艺术的故事》收纳的作品。贡布里希认为这张照片“能与更为精心设计的绘画比美。”是的,这幅街景照片的形式确实很美——多组线条的组合很美,多个(组)人物的关系很美,统治整体画面的S形线条很美……这含蓄优雅的画面,宛如一曲和谐的室内乐。
比起画家,摄影师控制照片的形式有着很大的被动性。这张照片中的所有造型要素都不能被摄影师移动,人物还是动态的,因此,拍得这样的形式几近完美的照片,甚至包含着天赐——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的机缘达成。“能与更为精心设计的绘画比美”,贡布里希起码是将这一张照片与优秀的绘画作品等量齐观了。
然而贡布里希选用、赞赏这张摄影作品,还是站在了绘画的角度,倾向于绘画的标准。摄影有着与绘画不同的社会功能、美学特点、审美价值,而且在不断地发展着。《艺术的故事》成书的年代,摄影这些方面的特点早已显现,可见当年40岁左右的贡布里希对于摄影并没有深入的关注与研究,他很可能是鉴于摄影的社会影响不断加强,不好不在书中带上它一笔。
▌《传奇布列松》是一把钥匙
以上论述,多得益于《传奇布列松》。本书最突出的特点,在于它出色的“钥匙功能”。
本书的图文素材源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一次大型布列松作品回顾展,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布列松的一生,尤其是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分期、分批的背景介绍——社会背景、思想背景以及被委托拍摄的商业背景。这对于全面、准确理解布列松的作品具有重大意义,读者只要将布列松的某一张照片进行“背景归类”,便可比较顺畅、准确地解读这张照片,而以往介绍布列松的出版物,大都偏向“散点诠释”。
史上各领域的顶尖人物,是人类阶段性认知的开拓者,他们影响世界,他们改变历史。有没有与史上顶尖人物攀谈的能力及习惯,是测量一个人学识水平、生命质量、心灵状态、精神高度的一把尺子。
顶尖级人物的顶尖级作品,包含了人类更多的智慧精华,而人类所认知到的“深层真理”并没有很大的历史发展。貌似奔腾繁杂的思想发展史,不过是那点“深层真理”的局部放大、细化、精解以及言说的时代化演变罢了。
于是,便有了怀特海的这句话:“西方哲学一路走来,不过是在为柏拉图作注脚。”布列松,无疑是摄影史的顶尖人物,《传奇布列松》则是介绍他的一流著作。一个豁达通透之人,往往不是因为他博览群书,而是读透了几本“伟大的书”,而欧美国家,越是高素养的家庭,就越会用阅读画册的习惯替代看电视的习惯。
一杯清茶,一本好书,与伟大的智者悠然攀谈,灵魂向上帝的方向张望。
正如阮义忠所说:布列松是摄影史上的一道门,不管你喜不喜欢他,只要想走这条路,就会打他的门楣下经过。
为此,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典藏版《传奇布列松》:
一套中文世界迄今最全的布列松摄影集,由
法国蓬
皮村中心历经10年策划才完成出版。
换句话说这套书承载了以上的一切心血,装载着布列松的一生。
书中许多具
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影像,都是首次公开披露,迄今依然鲜见于互联网。
为了给收藏的读者带来超预期的体验,中文版更是在原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,不仅对布列松的照片采用了最新的修复技法,为了留存住最好的表现力,本书采取了顶级设计与工艺,封皮采用高档特种纸压凹、烫黑工艺,内文采用日本进口亚光纸,精装锁线力度恰到好处,做到了不计成本。
识图扫码,即可一键收藏。
▍
延伸阅读
招聘 |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
《传奇布列松》:一套典藏版的20世纪影像史
决定性瞬间:让转瞬即逝的美成为永恒
审美:我们正在遭遇的另一场战争
艺术一旦拒绝思想,就等于拒绝自己
只有艺术家,没有艺术
音乐,一切艺术的目的(视频)
感性“美”:教孩子学会体验幸福
审美的缺失,是一种新的无知
轻触阅读原文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